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南京教育減負被家長全力抵制
原創(chuàng): 暖暖媽 暖暖媽愛分享 昨天
周末帶暖暖去上興趣班,遇到一對同樣帶孩子來上課的家長,聽見兩人在聊關(guān)于孩子上課的問題。
媽媽說:“我覺得明年還是得給孩子報英語班,這半年把英語課停了,孩子英語退步不少呢!”
孩子爸爸說:“成天報這班報那班,孩子累不累?!你我小時候哪上那么多班?!現(xiàn)在不是也挺好嗎?你成天就是跟風,別人干啥就要干啥!”
孩子媽媽不服氣:“不是我想讓孩子報這報那,你不學別人都在學,你不進步別人都在進步,況且孩子停課這半年來,自己跟自己比都退步了!”
孩子爸爸說:“人家新聞里都說,倡導(dǎo)給孩子減負減負,你們這些當媽的就是不折騰孩子就不行!”
兩口子爭了幾句,也沒個結(jié)果,恰巧孩子下課了,倆人帶著孩子就走了。
聽他倆聊起“減負”這回事,我想起不久前南京教育局給孩子們實行“減負”,大部分學校應(yīng)要求減少課時,提前放學,抵制課外輔導(dǎo),只能用教材配套的教輔,甚至查看學生書包里有沒有課堂外的卷子、課外輔導(dǎo)教材等努力學習的“證據(jù)”。
據(jù)說,南京的家長們對這次減負的實行爭議特別大,很多家長表示比輔導(dǎo)作業(yè)更慘的是,沒有作業(yè)可以輔導(dǎo)。減負逼得有些家長,不得不建群輪流給孩子加作業(yè)……
其實,“減負”這件事大概從我小學的時候就有實行過,記得有一陣學校還真讓我們下午4點就放學了,作業(yè)也相對來說少了一些。所以當年作為學生的我來說,覺得“減負”確實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
當然20多年前的情況跟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了,作為一個小學生的媽媽,我對“減負”這件事還真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減負到底減的是什么?
說了那么多年的“減負”到底是什么,我們到底希望給孩子減掉的是什么呢?
重達十幾斤的書包?是摞起來有一人高的卷子?是被壓榨的休息和睡眠時間?是超齡學習,快被升學壓力壓垮的心理負擔?
這些都是。
其實仔細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校基本也做到了這一點。以暖暖學校為例,作業(yè)少,放學早,活動豐富,考試不公開分數(shù)不排名。相比我們小時候,已然是“減負”不少了。
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讓孩子從最死板的課本框框里跳脫出來,多運動、多閱讀、多去學習研究自己喜歡的事。
但,我想提醒的是,升學壓力還在,甚至比20多年前我小時候更激烈。
如果像新聞里,南京教育局的一刀切減負,那實際上,減負減掉了什么?
大概是減掉了學生的基本升學競爭力。
知乎答主楊睿,回憶了作為南京生源,在2000年的時候,他們學校被選中作為南京教育減負+小班化試驗田的經(jīng)歷。
每天一共就7節(jié)課,還必須有一節(jié)體育課,下午兩節(jié)通常是電腦課或活動課。
語文老師直接沒有作業(yè),每周交一篇周記即可。
每天的選修課五花八門,美學、詩詞、印象派繪畫、籃球、健美操、京劇昆曲,參加各種演出活動,素質(zhì)高得一批。
結(jié)果那年,南京在江蘇高考慘敗。“高考數(shù)學均分60(滿分150),我比均分還少十幾分。”家里有錢的都出國曲線救國了,沒錢的都去了外地,南京如此多的大學,竟容不下這些減負的學子。最后實驗以《追問南京高考之痛》、《高考刺痛南京》等長篇報道收尾。
所以新一輪減負來了之后,家長們學聰明了,明白“學校減負”的本質(zhì)即是“家庭增負”。
增加的不僅是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還有無法量化的提前接送孩子的勞力負擔、輔導(dǎo)孩子學習的心力負擔。
減負政策出發(fā)點當然是好的,但如果不變革成績考核機制,想達到想要的結(jié)果是很難的。
減不減負,到底由什么決定?
大概很多人都會跟那位爸爸一樣:“孩子的人生還很長,現(xiàn)在多學幾百個單詞,放到他的整個人生來看,真的會對孩子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嗎?”
曾經(jīng)在暖暖很小的時候我也這么想。但當暖暖變成了小學生,踩進了需要考試升學的這條河流,我不得不承認,我也或多或少改變了當初的一些想法。
我記得我一個大學教授的朋友這樣說:
“孩子少學那500個單詞、少上2個興趣班,你要說放在人生價值這個話題里來講,真的沒什么影響。但是更近更現(xiàn)實的是,這對幼升小有影響。而幼升小對升初中有影響,然后對升高中、考大學也有影響。
我們都是北大畢業(yè)的,孩子進不了北大我覺得沒問題,進不了211、985我覺得也是有可能會發(fā)生的事。但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連普通本科都考不上嗎?我是不能的。時代不一樣了,教育軍備競賽升級了,雖然我也不認可,但是學校的考核選拔機制不變的話,我也沒辦法。”
是啊,時代變了,我們也沒辦法。
像北京這樣的,每年留下的名校畢業(yè)生,比北京高中招生人數(shù)還多,極大的可能性,是大部分的“名校”家長必須接受孩子未來高考不如自己的情況。
不僅僅北京,全國也都是一樣的,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如果是大學生,已經(jīng)是非常好的學歷,而我們現(xiàn)在本科已經(jīng)是基本起步。
看到網(wǎng)友“腰線”有一個比喻非常妙。
“北京早高峰的地鐵,班班人滿為患,戴著安全員袖章的老頭老太們揮舞著小紅旗,奮力呼喊:不要擠,慢慢來!你焦灼地看了看時間,擠不上這趟車,又要扣工資了。第二天開始,你早起了30分鐘,往反方向坐了幾站,終于坐上了。
但其它乘客發(fā)現(xiàn),地鐵開過來的時候更滿了,他們更加上不去了。于是倒逼越來越多的人早起去前面幾站坐車,到最后所有人依然在地鐵站擠得前心貼后背。”
這和減負何其相似,就像公司有規(guī)定的上班時間,不會因為地鐵有多擠,就不算你遲到一樣,教育也有一定的篩選機制。
我依然記得多年前有人提倡把數(shù)學從高考項目里去除的時候,一堆網(wǎng)友在底下叫好,而有位網(wǎng)友的大實話醍醐灌頂:“高考,就是把這些人篩出去的。”
減負的好處是有條件的
有些網(wǎng)友說,“那有些放養(yǎng)式教育的孩子就是很聰明很有靈性啊,父母不逼著孩子寫作業(yè),孩子也沒天天頭懸梁錐刺股,結(jié)果一學就會,一考試就高分。”
真的是這樣嗎?放養(yǎng)式教育就等于不教育,讓孩子自學嗎?這些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教育不是少,而是多過我們普通人很多很多倍啊。
最近上海華師大二附中年僅15歲的談方琳同學,因為一項名為“斐波那契數(shù)列與貝組數(shù)估計”的數(shù)學成果,以“少年科學家”的身份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
而深入了解后我們發(fā)現(xiàn),談同學小學讀的是上海普陀區(qū)最好的學校“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這類學校大多為本校教職工子女開放,是普陀區(qū)Top1的小學。
初中就讀于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延安中學原初中部,長寧區(qū)最好的初中。排名只要在全校前50一般會被上海“四大”錄取。
高中就更加厲害了,就讀于上海“四大”之一的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同時,談同學父親是華東師范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院長談勝利教授、享受國務(wù)院津貼的長江學者。
這樣的孩子,當然可以放心減負,因為她有足夠的教育資源做支撐。這個道理,不僅是大人,連孩子都越來越清楚。
前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就說了一句大實話:“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父母都是外交官,屬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得天獨厚的條件。”
很多家長期望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實現(xiàn)階層逆襲,但階層逆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不是悲觀論調(diào),而是以理性、中立、大概率的眼光看待這件事。社會上從來不缺爆紅翻身的故事,也從來不少北大畢業(yè)賣豬肉的素材,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個例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畢竟個案都是幸存者偏差,只有有噱頭的故事,才會被人注意,而我們大多都是普通人。
原騰訊副總裁吳軍老師說:
社會競爭是一種非常復(fù)雜的長期系統(tǒng)性動員,寒窗苦讀是成功的因素之一,錢多、智商高、讀書強、父母好、長得美都是其中的一個變量而已,命運是多個變量互動的結(jié)果。
關(guān)于階層逆襲這件事,我們可能要做好100件事,才能看到一點轉(zhuǎn)機。但無論這100件事是什么,我們都要做好最基本、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件事,學習意愿。
關(guān)鍵詞:南京教育
作者:轉(zhuǎn)載收藏
快速交流可加微信:ixm007
(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fù),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dǎo)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lǐng)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fù),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dǎo)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lǐng)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大四學生作弊被開除把學校告了
- ·下一篇資訊:奇葩說詹青云是誰 有什么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