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小學學校名字越來越長?
為什么學校名字越來越長?文章說,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是一場四方合謀的文字游戲: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房地產商或房產中介、家長(學生),排名難分先后。
結果呢?共贏!
家長(學生)得到很大的安慰;學區(qū)房銷售得到有效拉動;辦學層次,改改校名,似乎自動提升,分校及主管部門與有榮焉……
作者說,現(xiàn)在,“房住不炒”的警報不時拉響,中小學的校名不斷前綴名校的牌子,這算什么操作?不是在推波助“炒”嗎?
廈門呢?
在《中國青年報》這篇文章發(fā)表后,留言區(qū)都在“認領”:這是說的我們這里吧?
認真想一想,廈門學校的校名也是越來越長了!現(xiàn)在要找校名四個字的學校,很難了。
而且,《中國青年報》說的20多個字校名還真不是開玩笑,前不久還傳出廈門某新開發(fā)區(qū)要以“**中學**區(qū)附屬學校***附屬學校”來命名學校,也就是說,名校的附屬學校的附屬學校,被戲稱為某某名校的“孫子”學校。據(jù)說遭到教育部門的強烈反對,但是,不知結果如何。
以“實驗”命名的學校也越來越多
不僅校名越來越長,各地學校的“實驗病”也越來越嚴重——以“實驗”命名的學校也越來越多。
圖片來源:一只學霸(bajie203)
也一直有人要我們要盤點下廈門以“實驗”命名的學校,其實,我們做過盤點。廈門目前有38所中學、小學和幼兒園冠之于“實驗”。
2014年,《廈門晚報》曾做過盤點,廈門有15所學校以“實驗”命名。
也就是說,六年之間,廈門生出23所以“實驗”命名的學校。而且,從目前看,過幾年還會更多,據(jù)說有的區(qū)已經規(guī)劃從第一到第十幾的實驗學校。
在廈門,第一所實驗學校是廈門實驗小學。
(攝影:曾欣悅)
學校校名越來越長
實驗學校越來越多
這樣好嗎?
有人對此感到痛心疾首:名校辦分校,分校再辦分校,又有校區(qū),分校的“碗里”到底能有多少名校的“湯料”?老百姓最后也許沒有真正獲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只是虛榮心的虛幻滿足。
所以,怪套路太深?
其實,不少家長還真好這一口。這種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一所新辦的學校,如果只是以地名命名,被劃入新學校片區(qū)的家長很可能不滿意劃片,到教育局“維權”,但是,如果新的學校掛上名校的前綴,那么,盡管只是剛剛開辦,家長一般不會有意見,而且,新辦的學校很快會成為新的熱門學校,這也促使越來越多新辦校傍大牌,這樣大家相安無事。
有人說,這是因為:家長、社會都越來越沒有耐性去等待一所學校長大,一些家長也越來越沉迷學校名字給他們帶來的“虛榮”,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實驗”或是名校的附屬學校,都是好學校。
當然,也有人說,也不必痛心疾首。如果學校不掛名校的前綴或是取名實驗學校,就能獲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嗎?換句話說,其實都差不多,如果20多字的校名會讓家長對學校更有信心,那其實也未嘗不可,反正就是一個名。
或許,要一分為二看待校名新現(xiàn)象,如果取了個傍大牌的校名,使得一些原本很普通學;蚴切滦+@得全新發(fā)展,不僅“身價”不一樣了,而且,一下子就贏得家長好感,那其實也沒有好譴責。家長們往往會認為,某某名校附屬學校,或是“實驗”學校,從一定程度上傳遞了一些信息,例如,顯示主管部門“另眼相看”,如果是改名,則顯示學校還在做事情、在思考,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對于學校來說,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后面或許就會順暢。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傍大牌或是實驗學校都是不好的,有過成功經驗,正是這些成功經驗“誘惑”更多人要走這個“捷徑”。
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適可而止,如果不加節(jié)制,一味地讓新校榜大牌,不僅新校沒法得到大牌學校滋養(yǎng),反倒有可能把大牌學校給拖垮了。據(jù)說廈門的幾所名校,已經出現(xiàn)了不堪重負的跡象了。其次,學校文化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傳承,簡單地復制粘貼,會不會產生水土不服?
或許,我們要防止的是,大家光在校名上做文章,制造出名校的泡沫,大家都陶醉在名校虛榮之中,到時候一覺醒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都在白日做夢,那就糟糕了。
關鍵詞:
作者:廈門招考(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好消息!馬鑾灣新城又一學校全面封頂 預計明年驗收投用!
- ·下一篇資訊: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分校編制外教師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