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暗黑小吃“雞仔胎”,震驚全國的詭異補品!
“雞仔胎”是閩南語的一種叫法。指的是經(jīng)過孵化,但又未能孵出小雞的雞蛋,有的地區(qū)俗稱毛蛋,忘蛋。閩南一帶的群眾,多有食用雞仔胎,滋補身體的習慣。雞仔胎既有蛋的滑韌,又有肉的細膩,還有軟骨的酥脆,價格還十分親民,深受食客的喜愛。
營養(yǎng)豐盛的“危險”美食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雞胚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雞仔胎的營養(yǎng)價值不錯,里面含有的礦物質(zhì)、維生素豐富,比普通雞蛋營養(yǎng)價值高,可以改善缺硒的情況,還有抗衰老作用。
兒童食用雞仔胎,更為普遍,新鮮雞仔胎由于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且有“人體胎盤”的某些成份,一直受到狂熱者的追捧。但是因為雞蛋外殼容易粘有雞糞,加工過程。
沒有做好、加熱不徹底,很有可能帶有沙門氏菌,不少病毒也會入侵。有慢性肝病、脂肪肝,或者肝臟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食用。
雞仔胎,你知道咋吃么?
雞仔胎的烹飪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鹽鋦一種酒煮。鹽鋦是指把半鍋鹽燒熱,把毛雞蛋碼好,幾分鐘后掉個頭再讓它受熱一會兒;酒煮就像水煮蛋,只是煮好后要噴點米酒,或者干脆在水里加點米酒煮熟。
吃毛雞蛋的時候要先輕輕地磕破雞蛋圓頭(對應比較尖的那一面)那面,因為這面有一部分蛋殼沒有緊貼著蛋膜,留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小心的揭去蛋殼,露出裹著雞胎和羊水的薄膜,再小心的地撕開薄膜,把雞蛋在湯勺上翻過來,輕輕抖動,讓雞胎隨著羊水流出,總量剛好裝滿一瓷湯勺。雞仔胎里小雞的形狀已經(jīng)非常清楚,身體各部分清晰可辨,所以,膽小的人或初次見到的人未免心生戚戚。內(nèi)心充滿愛的盆友也許要破口大罵了。
民間常有這種說法,往往一開始時不敢張口的人被威逼利誘吃它兩三個后,結(jié)局總是這樣的:從此沉迷,一發(fā)不可收拾。對于這種看起來讓人退避三舍的美食,小編至今還不敢嘗試,而你,會迎難而上大快朵頤,還是認為殘忍至極無法接受呢?
關(guān)鍵詞:
作者:雷瓊(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lǐng)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蔡纘、蔡鼎故居】
- ·下一篇資訊:閩南小吃有故事(湖頭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