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濱小學 | “師生共成長”教師人工智能培訓實踐活動
人
工
智
能
“師生共成長”教師培訓活動
為了促進全校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推動學科教學與人工智能課程融合,為學生一個月來人工智能學習提供展示與輸出的平臺,讓優(yōu)秀學生成為帶動全校教師開展人工智能學習的小老師小助教。
2020年10月9日下午,我校開展了一場“師生共成長”教師人工智能主題實踐培訓活動。用特殊的培訓方式開啟了全校師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篇章。
小老師選拔 競爭激烈
1
班級選拔
四五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個月的人工智能課程學習,在心中播撒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變生活的夢想種子。課堂上主題作品分享視頻的投票得分和平時作業(yè)表現(xiàn)積分最高的小組產(chǎn)生了。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們的人人通網(wǎng)絡空間,欣賞孩子們的第一個人工智能的作品。
2
小組推薦
由各班級積分優(yōu)勝小組推薦的小老師團隊產(chǎn)生了。他們將接受一項全新的挑戰(zhàn),成為人工智能小老師,為全校老師培訓人工智能課程。
3
自薦競崗
可以站上講臺為老師們上課,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小老師團隊中的二十幾位同學自薦走上講臺,進行臨時抽題2分鐘模擬上課的選拔。瞧!各個有模有樣,真是了不得。最終投票產(chǎn)生了5位小老師,他們上課的主題分別是:走進人工智能、認識人工智能課程、認識Ukit套件、河馬嘴巴搭建師、嘴巴動起來。小老師團隊中的其他孩子將成為小助教,配到每一個大老師小組中。
小老師上課 有模有樣
1
小老師上課
小老師們利用國慶節(jié)長假精心備課,綜合組老師進行線上輔導,一切準備就緒,終于等到了給老師培訓的日子;顒右潦,陳校長為小老師小助教授牌,人工智能小老師小助教正式上崗了。本次活動由教務處鄭老師主持,小老師們聲情并茂地為大家介紹人工智能課程、各式各樣的零件、如何拼裝河馬以及如何使河馬的嘴巴動起來,不時加上一些手部動作,臺下的老師頻頻點頭,嘖嘖贊同。最有趣的就是陳一琿和陳一鳴的課程介紹,二人采用相聲的形式介紹課程,逗得臺下的老師們哈哈大笑。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五位小老師吧。
首先是五年2班黃億舟小老師授課的《走進人工智能》。他通過五個問題和全校老師進行了互動,引發(fā)老師們的思考。
第二位上場的是五年1班的雙胞胎小老師陳一暉、陳一鳴帶來的《認識人工智能課程》。他們用相聲的形式生動有趣地向全校老師介紹了一個月來人工智能課程內(nèi)容和同學們的成果收獲,激發(fā)老師們的興趣。
第三位上場的是四年2班的鄭好小老師帶來的《認識Ukit套件》。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老師們認識了各種傳感器、舵機、控制器等專業(yè)的零部件。還介紹了設備的作用以及使用時注意事項。
第四位上場的是五年1班王允灝小老師帶來的《河馬嘴巴搭建師》。他細致地為老師們講解Ukit各個部件搭建的技巧,易錯點等。小老師的介紹非常吸引人,老師們各個迫不及待地動手搭建起來。
搭建過后,第五位小老師五年1班的陳飛沂上場了。如何通過編程讓河馬動起來,飛沂小老師的講解讓大老師們各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
2
實踐體驗
培訓過后,小助教們像“咕嘟咕嘟”涌動的泉水一樣分散開積極工作。時而細心指出教師的不足,精益求精;時而耐心地教老師們拼裝河馬,一步一步的解釋;時而看著老師拼出的河馬,對老師連連豎大拇指……而老師們也認真地聽著,將同學們耐心的指導記在心里;仔細的做著,有時留下了一滴汗也顧不上擦;刻苦的鉆研,看著河馬的零件,又看看平板,一步一步地將河馬拼在了一起,那一絲不茍的樣子真像個正在鉆研難題的數(shù)學家!就連校長也放下了平日的工作的壓力,像個小孩一樣認真的研究手中的材料,仿佛找到了小時候的童真、童心。
師生動手
其樂濃濃
大小老師
攜手探究
3
分享小結
在小老師的幫助指導下,一件件作品制作成功了,老師們激動不已,對小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處處可見大老師拉小老師一起拍照分享的溫馨畫面。課程進入尾聲,該是分享小結的時候了。瞧!小老師團隊還對每一組的搭建過程進行的評分和記錄,記錄下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點和創(chuàng)新點,現(xiàn)場制作課件用來課程小結和點評。小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實在令人佩服呀。
小老師&大老師這樣說
大老師
極富挑戰(zhàn)性
高段數(shù)學組:看著臺上的小老師們侃侃而談,感受身邊的小助教熟練地指導,我們體會到未來在年輕人的手上。雖然只是一次初步的體驗,但卻極富趣味性,并讓我們認識到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zhàn)性的科學,也是未來幾年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前沿陣地。而信息技術教育也將融合進學校教育,發(fā)揮其作用與學校教育和諧共生。
中段數(shù)學組:師生角色互換,我們重回到學生時代,再次體會當學生的感覺。
低段數(shù)學組:人工智能有著無限可能,小老師也有著無限可能,加油,少年!
佩服大老師
小老師
四3林一凡:我負責指導的是三個看上去年齡比較大的老師,沒想到他們的動手能力可強啦。小小的積木在他們的手里很快變成一只大嘴巴河馬,可愛極了。我不由得佩服她們的學習能力,暗暗下決心要更加用心地幫助老師。
大老師
謝謝小老師
英語組:謝謝你細心的點撥和引導,我們的收獲滿滿!愿你繼續(xù)追求真知,銳意創(chuàng)新,勇于挑戰(zhàn)!
美術組:小助教很有范兒,一直鼓勵啟發(fā)讓老師自己嘗試,引導老師觀察,讓我想到一首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低段語文:小老師不僅專業(yè),還特別用心和負責,耐心指導,督促我們自己動手,勇于創(chuàng)新,讓我們收獲滿滿。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未來屬于你們!
中段語文:感謝孩子們的熱情指導,孩子們你們太幸福了,能在金色年華里擁有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好好學習,大有作為。
高段語文:看到你們才思敏捷,熟練操作,老師們心中甚感欣慰。未來因未知而美好,希望你們保持好奇,積極探索,求真務實,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謝謝大老師
小老師
五2王梓鷺:我在人工智能課上因為時間不足而沒有徹底解決一些問題,在這次助教活動中我和老師一起實現(xiàn)解決了。我很喜歡這次的課,謝謝老師給我這次當小老師的機會。
四2蘇元植: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只要肯學,就一定能進步,謝謝老師給我們機會。
大老師
老師也要學習
體育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在某些方面,學生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取之精華,加以完善,了解學生,才能發(fā)現(xiàn)更適合孩子們特性的教學法和組織。
高段語文:每個教師只有自身有著淵博的知識儲備量,才能更好的教育和折服學生。但是教師也有著先天的局限性,人工智能能通過鏈接網(wǎng)絡,使學生能接觸到龐大的知識體系來彌補老師方面的不足。
老師很辛苦
小老師
五2黃憶舟:在備課時,我常常思考到底能不能這樣寫,課件中的五個問題我反復改了十幾次,視頻也剪輯了好久。雖然做了一個七八頁的PPT,卻用了三天時間,但收獲很大,自己很開心。
四2李晨希:這場特殊的人工智能課不僅鍛煉了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專注力,還讓我們感受到當老師的辛苦,我們收獲很多,期待下一堂更精彩的人工智能課。
大老師
合作很重要
科學組:通過這次的學習,對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整個組裝過程中,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并且需要優(yōu)秀的小組合作才能更加迅速的完成拼裝。
緊張又開心
小老師
五2吳博錚:我和很緊張,生怕教錯老師了。
五3藍煜明、藍煜博:如果還有機會,我們希望再當一次老師的老師,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幫助老師時,老師開心,我們也很開心。
本次培訓開啟了我校師生團建活動新模式,得到學生的喜歡和老師的歡迎。這不僅僅是一場培訓,更是架起我校師生互動的新橋梁。在動手實踐中,引發(fā)教師深層思考,提高了教師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師生關系融洽,為我校人工智能項目式學習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撰稿小記者:翁可欣、王允灝
攝影小記者:陳霂琂
指導老師:林佩然
編輯審核:教務處
關鍵詞:
作者:公眾號轉載(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有些事悄悄的發(fā)生:關于廈門教育的幾個變化
- ·下一篇資訊:集美區(qū)校外培訓有哪些是合格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