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腸媽微信公眾號,肥腸媽私人微信
大家好,我是肥腸媽。最近很多人找我聊,我知道他們不是對我這個中年老母親感興趣,純粹是因為我家孩子考進了海淀一所非常不錯的小學。
很多人說,你當初為了孩子全職,真是太值了。周圍好多媽媽也問我,是不是想好好雞娃只能選擇做全職媽媽?
我覺得做全職媽媽不是一個值不值的問題,關鍵是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做。理想的狀態(tài)是: 全職不是一個被動的安排,而是一個主動的選擇。
對于我來說,我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所以從孩子三歲時,我就選擇了全職雞娃。
想清楚以后,我把要解決的問題劃分成兩大類:
1. 理順家庭關系,屏蔽干擾,少辯解,多做重要的事情,用行動說話。事實證明,家里孩子學習的事兒,聽媽的一般沒錯。不解釋,此處省略1萬字。
2. 想清楚孩子教育的大方向和具體的早期教育如何操作。
我沒有跟風買各種玩具和繪本,而是先靜下心來想清楚早教的方向和路線規(guī)劃。
首先,我和孩子爸都是普通工薪階層京一代,沒有雄厚的背景、豐富的資源和優(yōu)渥的經濟條件。奔優(yōu)質公立教育的路,比較現(xiàn)實。
其次,我的孩子是個普通孩子,我是她媽,我知道。對于普通孩子來說,在保證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好好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條。以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三觀為根本,語數英為主,音體美通識教育為輔,就是我的雞娃大方向。
從三歲到上小學這個階段,習慣很重要。先從作息開始,不睡懶覺。一天之際在于晨,我那時就把雞娃時間安排在早晨,下午自由活動或運動,晚上也是自由活動。
在一開始的時候,孩子的各種語數英啟蒙都是我親自上陣的,只有體育音樂這種我輔導不了的項目才會花錢請外援報機構。而且我給孩子選擇體育項目的標準也是非常簡單的,就是離家近!
因為家門口有家跆拳道館,我就給孩子報了跆拳道。鋼琴是朋友給推薦的不錯的專業(yè)老師,我剛開始心氣也很高,想著好好培養(yǎng)孩子精通一門樂器(后來計劃趕不上變化,有變化調整)。
這些年來我堅持陪伴和引導孩子,一直根據孩子的狀態(tài)和反饋微調,在孩子五歲半以前學完了小學數學課內全部內容。以后慢慢和大家說我的方法。
孩子五歲半以后,我給他報了奧數班,因為我小時候沒學過奧數,所以讓他跟機構老師和同學一起學習,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漸漸養(yǎng)成了聽課習慣,知道了要遵守課堂紀律。
孩子六歲半時奧數學到三年級的程度。英語大概四千多詞匯量;中文六千字左右的識字量,能自主閱讀,會使用拼音和查字典,會寫字,一分鐘跳繩最多能達到180多個。怎么做到的,我也會在之后的文章一一和大家聊。
孩子從來不賴床,會做家務,喜歡學習和思考。他有著六歲小男孩身上常見的淘氣和單純,有時候也會犯錯闖禍,但是比較講道理好溝通。
不知不覺中,家里人也都越來越認可我的能力和選擇,再也沒有人提過讓我重新上班的事情。孩子爸爸還調侃我:“我發(fā)現(xiàn),自從你不上班以后,你的精神好多了。”我回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精氣神都很足了!”后來,孩子很幸運地考上了理想的小學,進入全市牛蛙密度最大的班集體,沒用上自家的學區(qū)房指標,家里人都很高興。
經常有媽媽問我:教育孩子有什么小竅門嗎?竅門談不上,但是我覺得管用的方法的確有:
1. 多跟一些高水平家長取經,最好是孩子大一些的,比如小學三年級以上的,或者是經歷過小升初和中考的。這些過來人的很多經驗和教訓很多都很有價值。但是自己要懂得挖掘關鍵信息和準確的歸因理解,不能浮皮潦草盲目東施效顰。(這個話題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以后我會陸續(xù)專門分享)。
2.積極跟本地同齡以及大一兩屆的優(yōu)秀家長交流,互通有無。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閉門造車和不了解行情而耽誤孩子。
3.有條件的話最好能買學區(qū)房。不是必須買,而是量體裁衣選擇能力范圍內比較好的。即使孩子沒有考上理想的小學,至少也能順利入學,有個家附近的小學托底。如果單位有入學優(yōu)惠,或者有資源和條件能讓孩子有學上,不買也行。
4.學前階段盡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如作息規(guī)律,吃飯速度快(吃飯這方面我家只有教訓沒有經驗)、能自己洗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吃完東西收拾碗筷,擦桌子,順手洗碗,幫大人跑腿拎包拿快遞,等等。再比如,能靜下來專注做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可以是練琴,寫字,也可以是看書、聽課,或做思維題等活動。
雖然我是個全職媽媽,但是我必須很誠實地說,我見過和熟識很多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牛娃的職場媽媽。
其實培養(yǎng)好孩子的關鍵不在于媽媽是否全職,而是家長本身是否積極思考行動,根據實踐的反饋不斷更新調整改進,并做好時間管理和教育規(guī)劃;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具體落實行動。
就像錢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才是關鍵;婚姻也不是愛情的墳墓,處于婚姻關系的人是否懂得經營才是關鍵;生育也并不會讓人變得乏味,有趣的人無論處于什么境遇都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而無趣的人給他全世界他依然會覺得無聊。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兒呀,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盡人事,聽天命。但是一定記得,先要盡人事。
越努力,越幸運。
本文作者肥腸媽,一枚80后老母親,坐標北淀黃莊。日常通過公眾號“肥腸媽”(ID:feichangmm)分享真實接地氣的雞娃感悟,探索如何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可持續(xù)雞娃。
關鍵詞:肥腸媽
作者:轉載收藏(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史夏蕓是誰
- ·下一篇資訊: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 招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