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了:鼓浪嶼成不適合居住地
原標題:慘了:鼓浪嶼成不適合居住地
原來多好的鼓浪嶼,現(xiàn)在卻成了不合適居住的地方,記得2003年初來廈門,上鼓浪嶼,傍晚時分,靜靜的一個人走是多么幸福的事。鼓浪嶼申遺顧問、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五代扎根鼓浪嶼。
孕婦生個孩子要“乘風破浪”
“出生沒有婦產科,死亡沒有太平間。如此生不能生,死不能死,這個人間最美好的家園就成了不適合居住的地方。”島上原住民老謝,曾經對鼓浪嶼是深愛,現(xiàn)在是無奈。
鼓浪嶼上的廈門市第二醫(yī)院,從1898年至2006年,在鼓浪嶼整整經歷了108年的風雨。“早些年,二院的肺科、泌尿腎臟科、婦產科等專科,名氣很大。很多島內的病人慕名搭船到鼓浪嶼看病。”原住民董啟農說。
后來,一紙公文,要外遷鼓浪嶼島上的工廠。隨之而來的,是就醫(yī)人數(shù)銳減。
1997年起,二院部分搬遷至海滄。2006年5月,二院總部“揮淚”告別鼓浪嶼,遷往集美。此后,島上醫(yī)療事務由廈門第一醫(yī)院鼓浪嶼分部負責。
二院搬遷時,二中原校長陳碧玉就有過這樣的擔憂——島上醫(yī)療水平降低,生命安全保障堪憂,將迫使那些仍堅守鼓浪嶼的居民不得不選擇離開!
惡性循環(huán) 島上院校大范圍撤離
醫(yī)院搬走了,原住民反應強烈,但搬遷潮并未止步。
由于生源銳減,2008年8月,鼓浪嶼上的廈門二中高中部遷往廈門五緣灣,帶走近1500名學生,只留下了初中部的7個班級。
在這之后,島上學校開始大范圍撤離,包括曾經在鼓浪嶼興盛一時的各大藝術院校。
2009年12月,島上的廈門演藝職業(yè)學院遷往翔安區(qū);同月,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學校鼓浪嶼校區(qū)遷往五緣灣;2010年國慶前,廈門工藝美院教學主體遷往集美區(qū),只留下畢業(yè)班在鼓浪嶼校區(qū)。“鼓浪嶼本島生源已越來越少,很多學校都遷出去了,原住民的外遷率也越來越高,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過程。”原住民小朱說。
游客暴增 擠走原住民
是誰趕走了鼓浪嶼的原住民?與其說趕走,不如說擠走。
2003年,進鼓浪嶼的人只有425萬人次。在這之后的5年時間里,鼓浪嶼游客量平穩(wěn)增長,到了2008年,501萬人次,比增4%;2009年,514萬人次,比增9%。
轉折點出現(xiàn)在2010年。那年4月,福廈動車開通,進鼓浪嶼的人猛增至633萬人次,比增39%;2011年,866萬人次;2012年,1136萬人次,10月2日當天接待游客超過12萬人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
關鍵詞:鼓浪嶼申遺
作者:小小編(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莆田公交持槍搶劫案最新趙智春消息
- ·下一篇資訊:海峽旅游發(fā)展研討會將于9月7日在廈門翔鷺大酒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