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復學后體育課到底要不要戴口罩?
昨天,有關學生戴N95口罩上體育課的消息,被刷屏了。的確,隨著復學日益明朗,父母們有了新的憂慮:
疫情防控期間,復學后的學生如何開展體育運動?上體育課是否要戴口罩?
父母們擔心,戴口罩鍛煉,可能使孩子喘不上氣。
福建新的評估導則這樣說
從近期福建省下發(fā)的《福建省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全面復學準備工作評估導則》,在制度建設第九條評估導則中,指出:
明確集體教學師生行為規(guī)范,科學規(guī)劃師生在校園內活動場所和線路,師生隨身備用口罩,在人員聚集或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于等于1米)時佩戴口罩……
換而言之:如果大于1米,就可以不要戴口罩了。
廣州明確:
戶外在保持安全距離基礎上,可以不戴
27日,廣州市教育局印發(f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市中小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指引》(簡稱《指引》)。
《指引》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市中小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要堅持預防為主、安全至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要保持安全間隔距離,人員不得聚集;宜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教學內容;場地(所)、器材、教具須按防控要求進行消毒。戶外運動時,在相互間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的基礎上,可以不戴口罩。
《指引》還提出,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距離建議不得少于2米,避免正面面對學生。
我們今天為大家提供這份上體育課《指引》,僅供大家參考——
體育課須安排在室外的運動場所
廣州市教育局指出,要合理規(guī)劃體育課、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及場地安排,以發(fā)展心肺功能的有氧徒手運動和單人自主完成的練習動作為主,練習密度達到體育與健康課標的要求,注重實際效果。
教學方面,《指引》建議整體行進。整體行進時建議采取一路縱隊,前后距離建議在2米以上;如確需并排行進時,左右間隔建議在2米以上。
場地器材方面,合理選擇教學場地。體育課、體育大課間須安排在室外的運動場所。如無條件,所安排的運動場所須確保通風良好(有條件的學校建議增加機械通風)。避免在同一區(qū)域同一時間聚集上課。合理使用器材。器材盡量不交換使用,器材使用前后要消毒。
體育課前,要做好課前檢查(含場地、器材、人員身體狀況),熟悉疫情防控和教學全過程安全的應急處置預案。課前要提示學生自帶飲水壺(杯)和毛巾,提倡喝溫水,課前課后提示學生及時洗手。
體育課中學生不面對面站立
體育課中,不密集站隊,學生之間間隔距離建議最大化,不面對面站立。避免進行身體直接對抗性和接觸性的體育活動,以發(fā)展心肺功能的有氧徒手運動和自主單人完成的練習動作為主。技術動作學習要相對簡單易學、行之有效。不選擇需他人保護和協作完成的技術動作,避免安排手觸地、扶墻或欄桿等教學內容。如:動態(tài)體能操(喚醒及激活肌肉)以單人、獨立、自主活動形式進行。
教學組織方式方面,不提倡采用學生面對面站立式教學的方式。盡量做到不閑談,要避免面對面說話。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距離建議不得少于2米,避免正面面對學生。
運動強度及密度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初中及高中生平均心率應分別在130次/分、135次/分、140次/分左右;各學段練習密度要達到50%以上。
大課間活動應確保學生之間間隔距離達到防控安全距離。各學?筛鶕拘龅貙嶋H,對學生之間的間隔距離進行最大化安排,場地不足的學校可采取分批錯峰進行。大課間活動盡量安排以自主單人完成的練習動作,不宜采用互動或其他不利于疫情防控的鍛煉項目和方法。
戶外運動時,在相互間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的基礎上,可以不戴口罩。運動前正確存放口罩,運動完畢,待呼吸平穩(wěn)、洗手后及時戴口罩。
在教學過程中,如發(fā)現學生身體有異常情況(發(fā)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須按照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引進行處置。
所以,可以不要戴口罩了?
在學校要求中考體育、體育活動戴口罩時,擔心孩子被憋壞的意見占了上風;從外地的經驗看,如果教育部門、學校提出可以不戴,擔心不戴口罩會出什么問題的父母會多起來。
所以,在市教育局提出體育中考可以不戴口罩的建議后,如果家長們不放心,想讓孩子戴口罩,那也沒有問題。
關鍵詞:
作者:廈門招考(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廈門體育中考考生要不要戴口罩
- ·下一篇資訊:廈門期末質檢何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