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公司為什么喜歡名校畢業(yè)生,為什么大公司招人會看重學歷?
原創(chuàng) Fenng 小道消息 今天
我在知識星球里,鼓勵用戶提問,發(fā)現(xiàn)有些問題很有共性。我準備花一些時間寫幾個典型的問題。這是其中的一篇。
一個典型的問題是類似這樣的:
大廠好像都看學歷吧,技術(shù)強可以通過社招還是什么途徑進去?
所謂大廠,也就是大公司?梢悦鞔_的說,大公司招人都看重學歷,沒有例外。
因為我經(jīng)常強調(diào)學歷不重要,尤其是對于低學歷的從業(yè)者而言。很多人對此不太理解。
有人說,不是有的公司說,他們招人不看重學歷的嗎?說是一回事,具體的執(zhí)行層面,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何況,如果招聘的時候,強調(diào)學歷的話,屬于政治不正確,容易卷入無謂的口水戰(zhàn)。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上的噴子那么多。
大公司在還是小公司的時候,看重學歷也沒用,實力不允許啊,小公司沒名氣(比如無碼科技),朝不保夕,自認為條件好的「聰明人」誰愿意來?職場里,大多數(shù)人是逐利的,只是有人看短期,有人看中長期的收益。每個人延遲滿足感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小公司的招聘策略,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量力而行,招合適的人就好,這時候,候選人學歷怎么樣其實真不那么重要。這么說吧,阿里巴巴在早期,也找不到幾個浙大的畢業(yè)生,盡管近在咫尺。那時候浙大畢業(yè)的專業(yè)人才,不太能看上阿里這樣的小公司。
如果公司逐漸成長壯大,有機會成為大公司,那么招聘要求肯定要逐漸提高。這是抑制不住的。
這也是為什么可以看到不少大公司的高層,學歷其實都一般,甚至還有沒讀過大學的,被渲染成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但是,如果你被這種傳奇故事所感動,覺得那些大公司會給你這樣的「人才」一個機會,瘋狂的把簡歷投給大公司,基本上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難免會讓你心生挫折,或許還有懷才不遇的感覺:到底哪里出問題了呢?
即使公司創(chuàng)始人出身草根,但最后也還是會逐漸找更多高學歷人才進來。當年的小公司,為什么成為大公司之后就忘了本呢?當然不是這樣。招聘要考慮到成本問題,要考慮到效率問題。
用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學歷,更好的成績?yōu)闂l件篩選候選人,總體上效率更高。出錯的可能性小。這也是為什么經(jīng)?吹接行┕珓諉T招聘,必須要博士學歷,好篩選。盡管有些事情,誰做都一樣。
學歷條件好的群體總體上也不大,篩選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如果非要從大專生里面選擇優(yōu)秀的人才,篩選成本太高,范圍太廣,看簡歷都能累死人。當然,這里面肯定有不錯的人才。
有人覺得這樣對人才而言不公平,憑什么不給人面試機會?人才市場,不是討論公平的地方。如果要公平,你先要展現(xiàn)出實力再說,比如,你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極強的優(yōu)勢,也就是成績好。至少可以證明,你有過一定的能力,也就是,取得過好的成績。
如果你是個管理者,有時候面對一個「非你們公司不可」的求職者,難免會有一種「哎呀,可別錯過一個天才」的心理活動。但可以負責任的說,這樣的人,基本上是把個性當做自己的潛力,最后也往往讓你后悔。
專業(yè)和能力過硬,通過社招當然有機會進入到更好的企業(yè)。但這也意味著,你之前要有成長的機遇和意愿,通過不斷提高的能力彌補了學歷上的不足,但也沒必要為學歷自卑。
不排除有人善于經(jīng)營人脈,通過一些關(guān)系幸運的進入到大公司里。但是,在大公司的體系里,也未必能生存多久。大公司不是慈善機構(gòu),不是吃大鍋飯的。
有人說,我就想進大公司,你說怎么辦吧?很多時候是沒辦法的。人要壓制住自己的奢望。找工作,要有匹配不匹配的問題。
如果你只是覺得自己專業(yè)特別過硬,一心想進入大公司,更好的策略是尋找那些現(xiàn)在有潛力的成長性更好的小公司,等到這樣公司成了所謂的大廠,自然你就是大廠的人才了,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
只是到時候,你恐怕也不太想招一個學歷更低的求職者。
關(guān)鍵詞:
作者:轉(zhuǎn)載收藏(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lǐng)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